《莎剧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Shakespeare’s Plays
【课程代码】3.101.0701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程
【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先修课程】无
【总学时数】36
【总学分数】2
【教研室】 文学教研室
【执笔人】 肖一之
【审核人】孙珊珊
【编写(修订)日期】:2020年12月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英语特点,阅读三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原文
3)简评文艺复兴英国文学基础知识和莎士比亚批评史
4)介绍莎剧在中国的接受传播和翻译历史
二、先修课的要求
三、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总论
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课程基本安排、评分标准及莎士比亚生平和简介历代英国作家对莎士比亚的评价
教学要求:了解莎士比亚基本生平和批评史,明确课程要求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批评史
(二)第一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哈姆雷特》第一幕和第二幕前半部分
教学要求:梳理老哈姆雷特的鬼魂在剧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宗教改革历史背景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三)第二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哈姆雷特》第二幕后半部分和第三幕
教学要求:讨论哈姆雷特的装疯卖傻和他对“表演”的元戏剧性理解和利用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元戏剧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四)第三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哈姆雷特》剧中哈姆雷特的7场独白
教学要求:通过独白引导学生体察哈姆雷特的痛苦和复杂性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文艺复兴修辞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五)第四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哈姆雷特》第四幕和第五幕
教学要求:讨论哈姆雷特的悲剧英雄形象是如和树立的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传统悲剧理论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六)第五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理查三世》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前半部分
教学要求:梳理戏剧和英国红白玫瑰战争以及都铎王朝政治的关系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英国16世纪历史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七)第六讲
学时:4
主要内容:讲解《理查三世》第二幕后半和第三幕
教学要求:梳理理查德的公开形象和个人形象的差别和由此带来的戏剧效果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个人身份的自我塑造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八)第七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理查三世》第四幕
教学要求:梳理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和预言的功效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作为戏剧结构要素的预言,都铎政治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九)第八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理查三世》第五幕
教学要求:梳理结尾中对亨利七世胜出的正当性的暗示与都铎时代的现实政治的联系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都铎政治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十)第九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仲夏夜之梦》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前半部分
教学要求:梳理剧中三组人物之间的矛盾结构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莎剧喜剧的典型结构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十一)第十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仲夏夜之梦》第二幕后半部分和第三幕
教学要求:分析雅典森林中戏剧冲突高潮是如何生成的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莎剧喜剧的典型结构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十二)第十一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仲夏夜之梦》第四幕
教学要求:重点分析莎士比亚喜剧圆满结局的特点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莎剧喜剧的典型结构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十三)第十二讲
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仲夏夜之梦》第五幕
教学要求:介绍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生产和表演
重点、难点:莎士比亚戏剧语言,文艺复兴剧场空间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十四)第十三讲
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莎剧在中国的翻译历史
教学要求:重点介绍朱生豪、梁实秋和卞之琳等翻译家在莎剧翻译中的异同重点、难点:莎剧翻译的挑战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十五)第十四讲
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莎剧在中国的翻译历史
教学要求:重点介绍当代中国戏剧对莎剧的改编和重现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专题讨论
(十六)第十五讲
学时:2
主要内容:期末论文发表1
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期末论文题目,写成大纲后分组发表讨论
(十六)第十五讲
学时:2
主要内容:期末论文发表2
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期末论文题目,写成大纲后分组发表讨论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旨在切实地让学生掌握阅读莎士比亚戏剧原文的方法,有相应语言水平的学生在课程学习后能够不参考译本借助字典完成莎剧文本的阅读,理解莎剧文本大意和人物形象并阅读教师提供的延伸阅读了解莎剧批评领域的研究概括。同时也能够对关键文段做出有创见的细读阐释,了解一定的文艺复兴历史知识和莎士比亚生平并能正确运用到课堂讨论和论文写作中。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展示细读文本的策略,介绍可靠的基本参考工具,注意以训练学生的文学阅读素养而非灌输莎剧知识。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本课程选用教材:
Plays of Shakespeare(课程讲义)
延伸阅读:
Garber, Marjorie B. Shakespeare After All. Pantheon, 2004.
---. Shakespeare and Modern Culture. Pantheon, 2008.
Greenblatt, Stephen. 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 Norton, 2004.
Smith, Emma. This is Shakespeare. Pantheon, 2020.
濑户宏.《莎士比亚在中国:中国人的莎士比亚接受史》.陈凌虹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六、考核方式
1. 按时完成每周的阅读并积极参与课上讨论。课堂讨论和出勤占总分的10%。
2.每个剧本的学习完成之后会有一次家庭作业,形式为限时简答题,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针对3段关键文本的分析。三次测试合计占期末总分的40%。
3. 期末考核的形式为课程论文。学生需要从教师提供的研究题目中选择1道题目结合莎剧文本完成课程论文。论文采用MLA格式,字数在1200-1500字之间,期末论文占总分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