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2-10-29浏览次数:3890

【课程英文名称】 Comparative Literature

【课程代码】 3.101.0791

【课程类型】 专业方向课程

【适用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先修课程】 无

【总学时数】 36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4   实验(实践)教学时数:2

【总学分数】 2

【教研室】 文学教研室

【执笔人】 査明建

【审核人】 吴其尧

【编写(修订)日期】 2011年5月30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通过大量比较文学研究事例,在跨文化的文学视野中,揭示中外文学的异同和特点,并分析其深层的文化原因,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阔其人文视野,培养其文学、文化的比较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学习其他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奠定基础。

 

二、先修课的要求

该课程是文学基础课,对学生先修课无特别要求,但要求学生具备文学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和阅读基本的中外文学经典作品。

 

三、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1讲:什么是文学?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6

主要内容:从世界文学史角度,讲解对文学功能和性质认识的演变。

教学要求: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特征,了解中西方文学观念的历时性演变,理解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及文学性内涵。

重点、难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有关文学性的观点,特别是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关于文学性的理论。

2讲:什么是比较文学?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4

主要内容:讲解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通过典型个案研究事例,讲授比较文学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教学要求:明确比较文学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了解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范围和对象,以及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性质和特点。

重点、难点:对比较文学之比较含义的理解。比较文学不是某种文学,也不仅是文学比较或一种方法,而是从世界文学角度看待文学问题。

 

3讲:比较文学的目的与意义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讲解比较文学与国别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的关系,以经典个案研究为例,阐述比较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明确比较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重点、难点比较不是目的,比较文学是在中外文学比较中发现具有文学理论意义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答,从而发现文学的基本规律,寻找共同的文心诗心

 

4讲: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4

主要内容:通过事例,介绍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三种基本

类型和研究方法。通过个案研究的典型事例,说明可比性之于平行研究意义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理解平行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可比性问题,关系到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要避免肤浅、牵强的比较或无学术价值意义的比较(为比较而比较)。

重点、难点:防止寻找一个有学术价值的可比性问题,如何判断是否具有可比性,从哪些角度发掘可比性

 

5讲:跨学科研究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通过文学与音乐、文学与绘画、文学与电影、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历史等

比较研究事例,讲解跨学科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理解文学与其他艺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跨学科研究的可比性及问题意识。

6讲:比较文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讲授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领域,通过研究个案演示,讲解主题学、译介学、中外文学关系、形象学、比较诗学、文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领域,掌握主题学、译介学、中外文学关系、形象学、比较诗学、文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

重点、难点: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跨语言、跨文化的跨越性及研究目标。

 

7讲:比较文学视域中的世界文学经典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讲授世界文学概念的演变,阐述世界文学经典的建构的跨文化特征及

其本土化特点,讲解文学经典阅读的意义以及阅读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歌德、马克思提出世界文学概念及其后此概念的变化,掌握世界文学经典建构的时代性和语境化。

重点、难点:世界文学经典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有历时性的建构特征和语境化特点。

 

8讲:中外文学的基本主题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4

主要内容:通过文学经典事例,讲解中外文学的基本主题,如人性、命运、爱情、成

长、青春、启悟、伤逝、创伤性记忆等。

教学要求:通过中外文学主题的讲解,了解文学是人学的内涵,理解中外文学主题的形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不同时代和民族对基本文学主题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特点。

重点、难点:文学主题与人类生活、人性发展的关系,文学主题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艺术表现与文学主题深度的关系。

 

9讲:比较文学研究示例:中英文学比较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通过中英诗歌、小说、戏剧比较研究的典型事例,演示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方法在比较文学实践中的运用。通过中英文学比较研究的个案事例,讲解中英文学、文化的异同。

教学要求:通过比较文学研究的事例,了解比较文学方法的运用;通过中英文学的比较,了解中英文学和文化的异同。

重点、难点: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英文学的文化背景;中英文化的哲学背景

 

10讲: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研究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讲授翻译研究的概念和研究层次、比较文学视野中翻译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翻译中的文化过滤与改写问题,以及翻译文学与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

教学要求:掌握以译语文化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翻译文学的基本研究课题,认识翻译在跨文化沟通中的作用和问题。

重点、难点:翻译文学研究的学术性和思想性。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以本科教学大纲为纲领性文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与内容。课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中外文学的事例带出每一讲所要讨论的问题,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了解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类型以及译介学、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形象学等基本研究领域。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文化比较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学习其他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奠定基础。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本课程所用为自编教材,其他主要参考资料包括:

1.         Guillén, Claudio. The Challeng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 Cola Franze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Bassnett, Sus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3.

3.         Damrosch, David.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5.         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         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

7.         钱锺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8.         吴中杰:《文艺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9.         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通过平时考核、学期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借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的30%70%(以百分制计)。

  • 上外太阳成tyc7111cc